教学典范
当前位置: 首页教务 > 教学建设 > 教学典范

李晓燕:案例教学+学科融合,点燃学生学习热情

作者:李晓燕 摄影: 审核:邹晶、马光菊 责任编辑:王熳来源:游巧洋 发表时间:2024年07月12日 15:37点击:

【人物名片】李晓燕,女,汉族,中共党员,中级会计师,20221月来校工作,担任会计学院专任教师。主要承担《审计学》《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和《企业内部控制》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工作期间,积极参与教、科研工作,承担班主任等育人工作,主持校级课题2项,参与校级重点课题1项。

李晓燕主要承担《企业内部控制》课程的授课任务。她根据课程特点,秉持“学生中心”和“目标导向”的教学理念,精心挑选教学案例,将多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同时辅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对分课堂教学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热情。

李晓燕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跨学科思维。在授课过程中,通过案例驱动、跨学科融合与对分课堂等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案例驱动,让课堂更生动

《企业内部控制》这门课程理论性偏强,单纯的理论讲解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因此,李晓燕在授课中经常运用社会热点和经典案例来辅助教学。比如,在讲到外包业务的风险时,李晓燕引入了苹果公司的管理案例,使学生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实务中企业是如何降低外包业务的风险。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理论知识更加贴近实际,便于学生理解知识和应用知识。

跨学科融合,拓宽学生视野

在教学过程中,李晓燕巧妙地将企业内部控制与税法、西方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等学科知识相结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跨学科串联。李晓燕讲解内部控制五要素之内部环境中组织结构时,与税法不同组织形式应如何交税串联讲解;讲财务报表业务流程风险控制时,与会计从业人员应如何运用会计准则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与公允、上市企业如何进行信息披露等内容串联,使学生们能够建立更加全面和系统的知识体系。此外,李晓燕讲解内部控制的合规性目标时,鼓励学生树立法治观念,认识到知法、守法的重要性,从而实现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入。通过跨学科融合的教学方式,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还培养了他们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分课堂,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李晓燕采用了对分课堂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分组自行选择一个经营良好的企业,运用内部控制五要素对所选企业进行综合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以PPT演讲的形式在课堂上分享。在分享展示环节,老师和其他组的学生对案例内容进行提问,小组成员现场回答,学生普遍参与度高,课堂氛围活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需要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案例中,既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能力,也让学生在案例分享中更牢固地掌握知识点,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Copyright By ©2018 . All Rights Reserved.武汉学院 鄂公网安备 42011502001225号 鄂lCP备100145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