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典范
当前位置: 首页教务 > 教学建设 > 教学典范

胡晶:以学生为中心,上好每一堂课

作者:胡晶 摄影: 审核:彭婵娟、马光菊 责任编辑:王熳来源:游巧洋 发表时间:2024年10月09日 15:37点击:

【人物名片】胡晶,中共党员,武汉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环境设计专业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环境设计。从事环境设计专业教育教学工作17年。


胡晶主要承担《公园绿地设计》《识图与制图》等课程教学任务。《公园绿地设计》这门课程是环境设计专业中的一门核心课程,它不仅涵盖了生态学、景观设计理论、城市规划原理等基础理论知识,还深入探讨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植物配置、水体设计、地形塑造等要素设计问题。课程旨在增强学生对城市生态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关系的理解,提升学生的生态意识和可持续设计素养。她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通过引导式教学和互动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中找到参与的切入点和个人兴趣的延伸。

注重课程思政元素融入

如《识图与制图》课程,这是一门“工程类语言”课程,学习该课程不仅使学生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培养其社会责任感、严谨治学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大国工匠精神。胡晶在课程理论讲授、实践方案设计以及课程考核作品中植入课程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实现思政育人,发挥好本门课程的思政育人作用。

智慧教室课堂

重视课程内容的时效性与前瞻性

环境设计专业领域不断发展,新理念、新技术层出不穷,课程内容需要紧跟行业发展的步伐,引入前沿设计案例和新兴理论,以赛促学,保证学生能够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通过“春茻荟聚”等课程联合活动,使学生能够运用并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这种教学方式有效地将学生的创意思维和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为他们的未来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武汉学院与荟聚联合举办的“春茻荟聚”绿色城市模型制作活动指导现场

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环境设计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涉及艺术学、建筑学、人机工程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在理论教学中,强调跨学科的知识整合,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知识体系。而理论知识的掌握需要通过实践来加深理解。在讲授理论时,胡晶用实际项目来讲解理论的应用,或者让学生制作小规模的模型开展实验,以此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和实用性。设计是一个不断反思和迭代的过程。在每个课程结束后,胡晶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回顾,分析设计过程中的成功之处和可以改进的地方,从而不断优化设计方案。

课上互动及课下讨论活动

最后,给环境设计专业的新生同学推荐两本专业书籍,一本是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另外一本是吴家骅的《环境设计史纲》。希望学生在大二之前能完成这两本书的阅读,这对于学生深入了解专业,理解专业历史沿革以及行业发展动态大有助益。

对于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要送给大家的一句话就是“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环境设计专业知识的学习之路需要的是持之以恒,既然选择了,就应该下定决心坚持做到自己的最好。

Copyright By ©2018 . All Rights Reserved.武汉学院 鄂公网安备 42011502001225号 鄂lCP备100145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