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防控影响,课堂教学集体“上线”。然而线上模式既非特殊时期下的“江湖救急”,也不是简单的课堂场所转换,它在一定程度上指引了未来教育教学发展的大趋势。因此面对全新的教学模式,如何随势而动,教师们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运用到教学设计、教学组织中,真正地促教学、提效率、保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本学期艺传学院周胜老师的《新媒体创新》课程采取线上教学,在教学组织上,周老师主要依靠中国大学慕课和QQ群,不过与其他使用同样工具的老师相比,其不同在于,他的主要教学环节是在慕课平台上实现的,他充分利用了慕课平台的优势:
教学特色:平台为主,QQ群为辅
周老师通过平台完成了讲授、练习和讨论等教学的主干部分,而在QQ群完成任务布置、答疑和复习等交流互动部分,并良好地控制了教学进度。

周老师通过问卷引导学生思考
周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慕课堂的教学工具,在课程开头引入练习题或讨论题,避免学生收看视频没有问题意识,找不到知识点。在平台讨论区,开展学生互动。通过问卷《新冠肺炎下受到影响的行业》引导学生思考,便于后续讨论题的导入。
不过,周老师也坦言,线上教学的难点依然是较难掌控课堂。由于线上教学无法面对面授课,学生的反馈也是个体局部的,不能像线下教学那样,可以即时观察现场教学全局,了解整体的教学效果。因此周老师在督导的建议下,对教学组织做了进一步改进,如借助平台问卷工具,设计问卷《新媒体创新课程学生在线学习情况调查》,了解学生线上学习的硬件条件、在线学习情况、课堂效果,收集学生反馈的问题。

周老师利用慕课堂的问卷工具开展调研讨论
同时他在教学流程上也进行了调整,如在课程开头引入直播或录播视频,在QQ群里用文字列出提纲,方便学生掌握知识点,充分利用技术手段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周老师表示,中国大学慕课平台的优势在于异步SPOC教学课程体系完整,方便学生自学;后台数据完备,便于精细化教学,学生学习的行为数据、反馈和回答问题数据都能保存,便于老师改进教学方式,调整后续的教学内容。同时,在平台现有资源的基础上,他还会根据课程情况,结合学生需求,及时增加最新的案例进行讲解。
针对目前线上教学的开展情况,周老师表示将在后续的课程中对教学方式作进一步改进:
一是照顾部分同学网络信号的情况,主要使用录播模式,同时借助语音和文字完成线上指导。
二是在教学过程中避免多个教学平台的频繁切换,最大化地实现慕课平台和QQ群的特有优势,在教学流程上采取“QQ群→慕课平台→QQ群”的三阶段模式,即:
第一阶段:学生先在QQ群中听取录播的课程介绍,教师布置本堂课的教学安排,并给出文字部分,让学生明确教学任务和教学要求;
第二阶段:教师通过慕课堂布置练习题或讨论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慕课平台,观看教学视频,完成练习和讨论;
第三阶段:回到QQ群,教师引导学生完成课程内容的复习,知识点的回顾;进行课堂答疑,根据慕课堂的学生数据,对学生有针对性的互动;下发补充的教学参考资料。
“非常态的网上教学方式,对于我们教师而言未尝不是一种机遇和挑战。”周老师总结,在《新媒体创新》的课堂上,通过新媒体手段完成线上教学,本身也是一种新媒体创新和实践。而在线上教学实践中,他摸索改进慕课教学过程的同时,也不断促使自身提高教学能力,提升教学效果,获益匪浅。
稿件来源:艺传学院
